本学期在学校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督导办全体成员以规范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为准绳,按照本科合格评估相关指标的内涵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督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一)制定督导工作计划指导书。为更好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督导工作的有序进行,督导办公室积极探索督导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根据学校实际,对督导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作了详细的计划,制定了《学校2022年度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督导计划指导书》。“计划指导书”是全年督导工作的总体安排,通过对年度各项工作和活动的目标要求、实施主体、预期效果等的“计划”,做到未雨绸缪,统筹规划,形成良性的联动工作机制,从而提升督导工作的效能。
(二)突出课堂教学督查。按照听课制度,对全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开展听课。本学期5位校级督导共听课588节,涉及11个二级学院共483位教师。听课重点是考察授课教师上课和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课堂组织与管理、授课精神状态等。检查教师有无迟到早退,是否按课表授课,是否随意调串课、调换教室等。同时,检查学生出勤率、迟到早退、听课精神状态和遵守上课纪律等情况。通过听课,了解和掌握了学校各学院教师的上课基本情况。
(三)强化督导意见反馈。学院督导办老师听课后,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并认真分析梳理,肯定成绩,提出存在的问题,形成督导工作总结每月提交学院。反馈督导听课意见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当面沟通交流。对于授课过程中存在一般性问题或问题较少的教师,采取与任课教师当面沟通交流的方式,指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二是书面反馈。对于在听课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在及时反馈学校的同时,也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改进建议。
(四)注重调研了解情况。通过参加各学院组织的座谈会、磨课、教研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和掌握各二级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状态以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开展的情况。
(五)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成都文理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督导评价标准》,评价内涵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更加具体、切合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二、督导情况通报:
(一)从听课的总体情况上看,绝大多数教师精神面貌好、教学态度认真,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充分备课,广泛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助力课堂教学的实施。有的老师精心设计课程,因材施教,学生课堂响应度高,授课效果优良。总体上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呈现了文理学院教师的良好教风。学生方面:上课出勤总体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准时到达教室并做好课前准备,有的班级学生课堂秩序井然,呈现出良好的学风。
(二)随机听课中发现教师教学材料不完整(“六带”要求普遍落实不好);个别教师不遵守基本教学纪律,不按时上课,甚至空堂;有的老师上课无教学准备,随意处置安排课堂;有的课堂出现老师“静坐”讲台(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有的老师借故学生“要求”,提前(30分钟)下课。由于疏于对课堂管控,部分学生精神游离于课堂之外,存在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的现象。此外在听课中发现,80%的学生没有执行学校对学生进课堂的“三带”要求,只有为数极少的学生做课堂笔记。此外学生将食物、饮品带进教室的情况比较严重,且塑料袋、食品盒、饮料瓶充斥教室。
(三)二级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内涵建设工作以及学校要求的常态化的工作开展情况不平衡。有的学院各项工作开展有序且高效;有的学院存在应付、潦草、简而化之的情况。
(四)各类教学赛事方面,由二级学院牵头,按照赛事要求规范开展组织、选拔、推荐的工作有待加强。目前的情况是比赛大多局限在教师个人层面上,由此出现对大赛要求解读不到位、对赛事评审标准把握不准等问题,影响了比赛质量,失去“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意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不断创新督导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督导内容全覆盖。继续推进在常规管理中抓规范,在规范管理中求创新,实现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目标。
二是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和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督导队伍和督导工作水平。
三是校级督导办加强对各二级学院督导小组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好他们对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每月反馈一次本单位开展督导工作的情况,定期组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强化督导效能。
教学督导办公室
2022年8月6日